圖為展出的剪紙作品。 葉秋雲 攝
中新網福州1月18日電 (葉秋雲)一把剪刀一張紙,十指翻飛間,一個“春”字引入了眼簾。17日,夜幕降臨,在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西門的藏天園文化夜市內,同人助殘“愛·藝”手工坊負責人林琳正在“練攤”。
夜幕降臨,在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西門的藏天園文化夜市內,同人助殘“愛·藝”手工坊負責人林琳正在“練攤”。 葉秋雲 攝
一旁,自小患有小兒麻痹症的福州市民肖藝梅也坐在輪椅上忙碌着。她低頭鈎織草莓,一勾一拉,一勾一拉……鮮紅的草莓漸漸成型。來來往往的遊客和市民紛紛被她們所吸引,或駐足停留觀看,或選擇購買。
圖為林琳正在剪紙。(資料圖) 林琳供圖 攝
“平時,我們跟外界的接觸比較少。”肖藝梅坦言,因為從小養成了把自己關在自己世界的習慣,會害怕跟人溝通。在這裏擺攤,並不只是為了賺一點微薄的收入,更多的是對自身的歷練。
“夜市,給了我們一個平台,讓我們可以展示自己,也促進了我們融入到社會這個大家庭中。”如果沒注意到林琳的枴杖,顧客看不出她和肢體健全人有什麼區別。在一堆剪紙、中國結、串珠後面,林琳時刻保持着笑容。
夜幕降臨,市民在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西門的藏天園文化夜市散步。 葉秋雲 攝
林琳表示,2016年,她經朋友介紹,加入了同人助殘“愛·藝”手工坊。“先是參與了剪紙等培訓,因為大家都是殘障朋友,對藝術都有着志同道合的興趣,很有歸屬感。於是,慢慢成長,現在工作之餘,負責手工坊的一些大小事宜。”
據瞭解,“愛·藝”手工坊是福建省同人助殘志願者服務中心主持開辦的手工藝學習培訓班,提供剪紙、衍紙、面具、盤繪、串珠、漆藝等手工技能培訓,組織過多次手工作品展覽義賣活動。隨着2020年夜市經濟火爆,“愛·藝”手工坊也在福州多處“練攤”。
林琳表示,由於手工坊製作的作品都與“非遺”有關,而藏天園文化夜市正是以“傳承非遺文化”為主題,所以便在去年9月來此設點,希望透過這裏的“高人氣”,讓手工坊被更多人所喜愛。
目前,福州市鼓樓區鼓西街道正在創建福州環西湖夜色經濟示範街區,包括藏天園文化夜市、夢山路青年夢想集市、鼓西路鮮花夜市在內的三大夜市齊發力。鼓西街道黨工委書記章歡芳介紹,在挑選入駐商户時,會有意識地引入一些公益性組織,或給社區內的弱勢羣體提供幫助,讓他們可以在夜市中謀得一份生活的補貼。
“參加這樣的夜市活動,不僅可以增加殘障人士的收入,還可以充分展示殘障人士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精神風貌,倡導社會各界關注支持殘障人士的事業,努力營造殘健共融的良好社會氛圍。”章歡芳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