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本人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堅持依法行政,全面推進法治城管建設,推動各項工作逐步邁向法治化和規範化……”寧夏靈武市綜合執法局局長呂學智近日在年終述職時説。連日來,靈武市26個政府部門、8個鄉鎮(街道)主要負責人和其他領導班子成員陸續開展述法工作,重點圍繞學法、執法、普法等內容,重大事項依法決策情況、依法履職情況等進行述法。
自組織開展全區黨政主要負責人年終述法試點一年來,寧夏安排91名區直部門(單位)和市、縣(區)黨政主要負責人提交述法報告、3名區直部門主要負責人現場述法。通過年終述法,寧夏抓住領導幹部這一“關鍵少數”,強化“一把手”法治建設責任意識,主動扛起法治政府建設的政治責任,以創建法治政府為重要抓手,調動本地本部門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向縱深發展。
第一責任人履職列入述職
“組織開展全區專項執法檢查,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3336家次,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512件,行政處罰4560.58萬元,查封扣押案件27件,限產停產案件44件,移送拘留8件……”去年5月15日,寧夏依法治區辦專門召開述法專題會議,作為述法的3名區直部門的主要領導之一的寧夏生態環境廳廳長張柏森在會上曬出了一年的執法成績單。
將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列入年終述職內容,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2019年12月,寧夏回族自治區被中央依法治國辦確定為全國6個試點省區之一。試點工作開展以來,自治區黨委依法治區委員會印發了試行方案,在全區範圍內選取永寧縣、賀蘭縣、固原市原州區、隆德縣4個縣(區)進行述法試點,今年這項工作已在全區全面鋪開。
在述法過程中,各地邀請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律師、羣眾代表參加述法會議,現場開展民主測評,同時委託第三方開展滿意度測評。固原市原州區通過微信公眾號發佈網絡調查問卷開展測評,委託寧夏信用律師事務所對黨政機關主要負責人法治建設履職情況進行評估,羣眾滿意度達92.6%;賀蘭縣委託寧夏寧人律師事務所對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進行評估,縣委班子成員平均得分為98分,政府班子成員平均得分為96分。
行政負責人出庭率大幅上升
年終歲尾,作為跨區劃集中管轄銀川市一審行政案件的銀川鐵路運輸法院亮出成績單:去年開庭審理的801件案件中,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691件,出庭應訴率86.27%,同比上升12.62%,“告官見官”逐漸成為銀川鐵路運輸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的常態。
去年4月10日,原告李某某訴被告寧夏司法廳不履行法定職責行政訴訟一案開庭,寧夏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馮自保作為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這是寧夏首例廳(局)主要負責人出庭應訴的行政訴訟案件。
無獨有偶,去年11月,原告謝某不服對鑑定投訴的答覆意見案庭審,由司法廳二級巡視員、分管鑑定業務的負責人段懷忠出庭應訴。
司法廳作為全區行政機關行政應訴工作的指導和協調部門,廳長出庭應訴,取得了非常好的示範效應。僅僅過了兩個月,中衞市沙坡頭區法院公開審理原告王某某訴被告中衞市公安局、中衞市人民政府行政撤銷一案,中衞市政府副祕書長李伏榮、市公安局政委盛建寧出庭應訴。
去年7月22日,銀川鐵路運輸法院對原告劉某某起訴被告寧夏煤礦安全監察局銀北監察分局、寧夏煤礦安全監察局行政處罰一案公開開庭審理。被告席上,寧夏煤礦安全監察局局長辛廣龍代表行政機關出庭應訴。
多次作為審判長開庭審理行政案件的銀川鐵路運輸法院院長王海濱告訴《法治日報》記者,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充分説明行政負責人對法律的遵守和行政首長出庭應訴制度的執行,也表明對法庭和當事人的尊重。行政首長出庭應訴有利於實現行政爭議的實質性化解。
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近日,在銀川市審批服務管理局執照藥品食品一窗通窗口前,寧夏國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質量部的工作人員王輝順利拿到了開辦新店所需的審批手續。她告訴記者:“這項改革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週期也減少了,一天的運營成本可能在500元,對於企業來説也是一個利好。”
圍繞商事制度改革目標,銀川市審批服務管理局從制度設計上尋找突破口,推行證照同辦、聯辦,試行審核合一,一人通辦等模式,辦理時限與法定時間相比累計減少了2440多個工作日。截至目前,銀川市累計在冊市場主體突破30萬家,呈現出經濟加快復甦、穩中向好的態勢。
領導幹部法治建設責任意識加強,主動扛起法治政府建設的政治責任。寧夏把權力運行納入法治化軌道,大刀闊斧簡政放權,推行放管結合、優化服務。
“放”,從羣眾辦事的堵點痛點切入,大力推進簡政放權。全區54個行業系統共梳理確定“四級四同”事項3183項,辦理時限壓減62%,申請材料壓減30.5%,辦理環節壓減27.5%,審核確定20項“一件事”在全區推廣應用,推進辦成“一件事”從“跑多窗、跑多次”向“跑一窗、跑一次”轉變,最大程度便利企業和羣眾辦事。
“管”,強化收費目錄清單管理,公示《2020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部門和單位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和《2020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性基金目錄清單》,凡未納入目錄清單的收費項目和涉企收費目錄清單的,不得開展收費。嚴格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堅決杜絕設置附加條件,切實做到“非禁即入”,清理違規設立的准入許可事項1項,自行發佈的准入類負面清單4個,推進解決經營許可證照互為前置等5項問題。
“服”,在寧東基地和石嘴山市所轄開發區試點基礎上,全面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銀川市商事登記“5150”模式立於全國企業開辦最快城市之列,“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改革榮獲效率最高城市席位。加強線上支撐,依託168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為企業提供線上服務,實現供需精準對接。“我的寧夏”App註冊用户達505萬人,日均點擊量保持在50萬人次以上,累計辦件120餘萬件,實現了惠企政策“一鍵查詢”,涉企事項“全程網辦”,復工復產“一口受理、一網通辦”。
持續推進的投資審批、涉企收費等領域改革,以及試點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等為企業發展營造了更優市場環境。在國務院第五次大督查中,寧夏營商環境綜合排名全國中上水平。在國務院辦公廳組織開展的網上政務服務能力評估中,寧夏2018年度、2019年度連續排名西北地區第1位、全國第11位。(記者 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