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1月16日電 特寫:繩下“跳”出好體魄
“第三個八拍後,開始開合跳繩!”在教練的大聲指揮下,19名小學生跟着歡快的音樂,有節奏地揮動手中的繩子。
這是在寧夏銀川市湖濱體育館裏舉辦的青少年跳繩訓練營,學生年齡從6歲到12歲不等,經過四天的訓練,不少孩子跳繩水平已是突飛猛進。
11歲的程泊屹在入營前每分鐘只能跳不到30次,這個成績還遠遠達不到五年級體育評分標準的及格線,但他現在每分鐘能跳100次以上,已經可以拿到“良好”的評分。“練習時肯定有困難,我就想着堅持着,忍一忍就過去了,之後睡一覺就不累了。”程泊屹説。
跳繩項目如今已走進小學體育課堂,但考試達標對一部分學生來説還頗有難度。在此次入營培訓的孩子裏,有人一開始手腳不同步,也有人甚至無法連續跳兩次以上。
“現在不少孩子都有手機和平板,除了上學以外,就基本宅在家裏,運動時間過少,我們很擔心他們的體質和健康。”此次訓練營主教練馬曉霜説。
在孩子缺乏體育鍛煉這個問題上,家長也深有同感。“現在孩子的學習壓力太大了,體育課較少,運動量不足,體能也就跟不上。”家長易磊希望孩子參加訓練營後可以培養起運動習慣,藉此增強體質,同時收穫小夥伴,共同在競爭中成長。
與跑步、游泳、籃球等運動項目相比,跳繩對場地和道具要求不高,不具備對抗性,入門門檻低,且對身體素質、性格培養等方面有諸多裨益,因此適合在學生羣體內推廣。“跳繩有助於提升孩子的專注度和自信心,改善體質,讓他們在日常學習中保持精力充沛。”此次訓練營主辦方、厚德武道跆拳道館創始人唐曉亮説。
正在讀五年級的唐瀟渝經過四天的訓練後,已經“累習慣了”,跳繩水平也從“及格”躍升至“優秀”。更重要的是,她喜歡上了跳繩,每天課後還會堅持跳一個小時。“跳繩可以幫助我減重,增強我的協調性和彈跳力,還讓我學會了在面對生活其他困難時,要更堅強一點。”唐瀟渝説。
在學校和社會強調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大趨勢下,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體育運動對孩子長遠成長的重要性。“體育和學習是相輔相成的,我們希望孩子都能找到終生陪伴他們的體育項目。”唐曉亮説。(新華社記者 黎廣滔、艾福梅)